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,久久99久久国产精品,免费一级欧美片片线观看,国产成人精品影视

首頁 - 茶道茶藝 > 茶的沖泡和飲用方法,鳩坑毛尖

茶的沖泡和飲用方法,鳩坑毛尖

發(fā)布于:2023-12-07 作者:taiyanseo 閱讀:113
飲茶網(wǎng)
茶的沖泡和飲用方法

茶人人都會,但要沖泡得法,并非易事。茶葉沖泡大有學(xué)問,同樣品質(zhì)的茶葉,如用水不同或沖泡技術(shù)不一,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,而且差異非常明顯。 我國自古以來十分講究茶的沖泡(沏茶)技術(shù),積累了豐富的經(jīng)驗。早在唐代,陸羽在 《茶經(jīng)》 “五之煮”中就總結(jié)了煮茶用水的經(jīng)驗:“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”。明代田藝蘅在 《煮泉小品》 中說:“茶,南方嘉木,日用之之不可少者,品固有 惡,若不得其水,且煮之不得其宜,雖佳弗佳也。”可見,要真正泡好茶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。 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,既要講究實用用性、科學(xué)性,還要講究藝術(shù)性。 所謂“實用性”,就是要從實際需要與條件出發(fā),可以是沖泡一杯普通的“大碗茶”,也可以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;所謂“科學(xué)性”,就是要熟悉各類茶葉的特點,掌握科學(xué)的沖泡技術(shù),使茶葉的固有品質(zhì)能充分地表現(xiàn)出來;所謂“藝術(shù)性”,就是要選用合適的器皿以及優(yōu)美的、文明的沖泡程序與方法等。要掌握好茶葉的沖泡,重點是要選擇適宜的泡茶用水與器皿;同時要學(xué)會科學(xué)的沖泡技術(shù)。 泡茶用水 明代許次紓在 《茶疏》 中說:“精茗蘊香,借水而發(fā),無水不可與論茶也。”明代張大復(fù)在 《梅花草堂筆談》 中也談到:“茶性必發(fā)于水,八分之茶,遇十分之水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,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。”可見水質(zhì)能直接作用茶湯品質(zhì)。水質(zhì)不好,就不能正確反映茶葉的色、香、味,尤其對茶湯滋味作用更大。杭州的“龍井茶,虎跑水”,俗稱杭州“雙絕”。“蒙頂山上茶,揚子江心水”,名揚遐邇。名泉伴名茶,真是美上加美,相得益彰。 對泡茶用水的認識 在歷代古茶書中,有不少篇章和專著論及茶與水的關(guān)系,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上面提到的唐代陸羽 《茶經(jīng)》 中的“五之煮”,還有唐代張又新的 《煎茶水記》 ,宋代歐陽修的 《大明水記》 和中清臣的 《述煮茶小品》 ,明代徐獻忠的 《水品》 、田藝蘅的 《煮泉小品》 ,清代湯蠹仙的 《泉譜》 和陸廷燦的 《續(xù)茶茶》 中“五之煮”等等。 古人對泡茶用的選擇,歸納起來,其要點如下: 一是水要甘而潔。宋蔡襄在 《茶錄》 中說:“水泉不甘,能損茶味。”趙佶在 《大觀茶論》 中指出:“水以清輕甘潔為美。”王安石還有“水甘茶串香”的詩句。 二是水要潔而清鮮。宋唐庚的 《斗茶記》 記載:“水不問江井,要之貴活。”明代張源在 《茶錄》 中分析得更為具體,指出:‘山頂泉清而輕,山下泉清而重,石中泉清而甘,砂中泉清而冽,土中泉淡而白。流于黃石為佳,瀉出青石無用。流動者愈于安靜,負陰者勝于向陽。真源無味,真水無香。 三是貯水要得法。如明代熊明遇在 《羅 茶記》 中指出:“養(yǎng)水須置石子于甕……”明代許次紓在 《茶疏》 中進一步指出:“水性忌木,松杉為甚,木桶貯水,其害滋甚,潔瓶為佳耳。”明代羅廩在 《茶解》 中介紹得更為具體,他說:“大甕滿貯,投伏龍肝一塊,即灶中心干土也,乘熱投之。貯水甕預(yù)置于陰庭,覆以紗帛,使晝挹天光,夜承星露,則英華不散,靈氣常存。假令壓以木石,封以紙箬,暴于日中,則內(nèi)閉其氣,外耗其精,水神敞矣,水味敗矣。“ 隨著現(xiàn)代科學(xué)技術(shù)的進步,人們對生活飲用水(當然包含泡茶用水),已有條件提出科學(xué)的水質(zhì)標準。衛(wèi)生飲用水的水質(zhì)標準,主要包含以下四項指標: 第一項為感官指標。色度不得超過15度,并不得有其他異色;渾濁度不得超過5度;不得有異臭異味;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。 第二項為化學(xué)指標。PH值為6.58.5,總硬度不高于25度,請求氧化鈣不超過250毫克/升,鐵不超0.3毫克/升,錳不超過0.1毫克/升,揮發(fā)酚類不超過0.002毫克/升,陰離子合成洗滌齊不超過0.3毫克/升。 第三項為毒理學(xué)指標。氟化物不超過1.0毫克/升,適宜濃度0.51.0毫克/升,氰化物不超過0.05毫克/升,砷不超過0.04毫克/升,鎘不超過0.01毫克/升,鉻(六價)不超過0.5毫克/升,鉛不超過0.1毫克/升。 第四項為細菌指標。細菌總數(shù)在1毫升中不得超過100個,大腸菌群在1升水中不超過3個。 泡茶用水,一般都用天然水。天然水按其來源可分為泉水(山水)、溪水、江水(河水)、湖水、井水、雨水、雪水等。自來水也是通過凈化后的天然水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作者:紫龍妹妹【心相映】-- 發(fā)布時間:2004-1-5 20:06:00-- 泡茶用水的選擇 泡茶用水窨以何種為好,自古以來,就引起人們的重視和興趣。陸羽曾在 《茶經(jīng)》 中明確指出:”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其山水,揀乳泉,石池溫流者上。“ 我國泉水(即山水)資源極為豐富。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百余處多。鎮(zhèn)江中冷泉、無錫惠山泉、蘇州觀音泉、杭州虎跑和濟南突泉,號稱中國五大名泉。 鎮(zhèn)江中泠泉 又名南零水,早在唐代就已天下聞名。劉伯芻把它推舉為全國宜于煎茶的七大水品之首。中冷泉原位于鎮(zhèn)江金山之西的長江江中盤渦險處,汲取極難。“銅瓶愁汲中濡水(即南零水),不見茶山九十翁。”這是南宋詩人陸游的描述。文天祥.

也有詩寫道:“揚子江心第一泉,南金來北鑄文淵,男兒斬卻樓蘭首,閑品茶經(jīng)拜羽仙。”如今,因江灘擴大,中泠泉已與陸地相連,僅是一個景觀罷了。

⑵無錫惠山泉 號稱“天下第二泉”。此泉于唐代大歷十四年開鑿,迄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。張又新《煎茶水記》中說:“水分七等……惠山泉為第二。”元代大書法家趙孟 和清代吏部員外郎王澍分別書有“天下第二泉”,刻石于泉畔,字跡蒼勁有力,至今保存完整。這就是“天下第二泉”的由來。惠山泉分上、中、下三池。上池呈八角形,水色透明,甘醇可口,水質(zhì)最佳;中池為方形,水質(zhì)次之;下池最大,系長方形,水質(zhì)又次之。歷代王公貴族和文人雅士都把惠山泉視為珍品。相傳唐代宰相李德裕嗜飲惠山泉水,常令地方官吏用壇封裝泉水,從鎮(zhèn)江運到長安(今陜西西安),全程數(shù)千里。當時詩人皮日休,借楊貴妃驛南方荔枝的故事,作了一首諷刺詩:“丞相長思煮茗時,郡侯催發(fā)只憂遲。吳園去國三千里,莫笑楊妃愛荔枝。”

⑶蘇州觀音泉 為蘇州虎丘勝景之一。張又新在《煎茶水記》中將蘇州虎丘寺石水(即觀音泉)列為第三泉。該泉甘洌,水清味美。

⑷杭州虎跑泉 相傳,唐元和年間,有個名叫“性空”的和尚游方到虎跑,見此處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風(fēng)景秀麗,便想建座寺院,但無水源,一籌莫展。夜里夢見神仙相告:“南岳衡山有童子泉,當夜遣二虎遷來。”第二天,果然跑來兩只老虎,創(chuàng)地作 ,泉水遂涌,水味甘醇,虎跑泉因而得名。名列全國第四。其實,同其他名泉一樣,虎跑泉也有其地質(zhì)學(xué)依據(jù)。虎跑泉的北面是林木茂密的群山,地下是石英砂巖,天長地久,巖石經(jīng)風(fēng)化作用,產(chǎn)生許多裂縫,地下水通過砂巖的過濾,慢慢從裂縫中涌出。這才是虎跑泉的真正來源。據(jù)分析,該泉水可溶性礦物質(zhì)較少,總硬底低,每升水中只有0.02毫克的鹽離子,故水質(zhì)楹好。

⑸濟南趵突泉 為當?shù)仄呤祝袨槿珖谖迦u劳蝗挥跐吓f城西南角,泉的西南側(cè)有一建筑精美的“觀瀾亭”。宋代詩人曾經(jīng)寫詩稱贊:“一派遙從玉水分,暗來都灑歷山塵,滋榮冬茹溫常早,潤澤春茶味至真”。

一般說來,在天然水中,泉水是比較清爽的,雜質(zhì)少,透明度高,污染少,水質(zhì)最好。但是由于水源和流經(jīng)途徑不同,所以其溶解物、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, 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(yōu)質(zhì)的。有些泉水,如硫磺礦泉水已失去飲用價值。

泡茶用水,雖以泉水為佳,但溪水、江水與河水等長年流動之水,用來沏茶也并不遜色。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寫詩描繪船家用江水泡茶的情景,詩云:“江湖便是老生涯,佳處何妨且泊家,自汲淞江橋下水,垂虹亭上試新茶。”明代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說:“黃河之水,來自天上,濁者土色也,澄之既凈,香味自發(fā)。”說明有些江河之水,盡管渾濁度高,但澄清之后,仍可飲用。一般靠近城鎮(zhèn)之處,江(河)水易受污染。唐代《茶經(jīng)》中就提到:“其江水,取去人遠者。”也就是到遠離人煙的地方去取江水。千余年前況且如此,如今環(huán)境污染較為普遍,以致許多江水需要經(jīng)過凈化解決后才可飲用。

井水屬地下水,是不是適宜泡茶,不可一概而論。有些井水,水質(zhì)甘美,是泡茶好水,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東傳心殿內(nèi)的“大庖井”,曾經(jīng)是皇宮里的關(guān)鍵飲水來源。一般說,深層地下水有耐水層的保護,污染少,水質(zhì)潔凈;而淺層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,水持較差。所以深井比淺井好。城市里的井水,受污染多,多咸味,不宜泡茶;而農(nóng)村井水,受污染少,水質(zhì)好,適宜飲用。也有例外,如湖南長沙城內(nèi)著名的“白沙井”,那是從砂巖中涌出的清泉,水質(zhì)好,而且終年長流不息,取之泡茶。香味俱佳。

雨水和雪水,古人譽為“天泉”。用雪水泡茶,一向就被重視。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《晚起》詩中的“融雪煎香茗”,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《六 令》詞中的“細寫茶經(jīng)煮香雪”,還有元代詩人謝宗可《雪煎茶》詩中的“夜掃寒英煮綠塵”,都是描寫用雪水泡茶。清代曹雪芹在《紅樓夢》“賈寶玉品茶櫳翠庵”一回中,更描繪得有聲有色:當妙玉約寶釵、黛玉去吃“體已茶”時,黛玉問妙玉:“這也是舊年的雨水?”妙玉回答:“這是……收的梅花上的雪……隔年蠲的雨水,那有這樣清淳?”雨水一般比較潔凈,但因季節(jié)不同而有很大差異。秋季,天高氣爽,塵埃較少,雨水清洌,泡茶滋味爽口回甘;梅雨季節(jié),和風(fēng)細雨,有利于微生物滋長,泡茶品質(zhì)較次;夏季雷陣雨,常伴飛砂走石,水質(zhì)不凈,泡茶茶湯渾濁,學(xué)且飲用。

自來水,一般都是經(jīng)過人工凈化、消毒解決過的江(河)水或湖水。凡達到我國衛(wèi)生部制訂的飲用水隆重標準的自來水,都適于泡茶。但有時自來水中用過量氯化物消毒,氣味很重,用之泡茶,嚴重作用品質(zhì)。為了消除氯氣,可將自來貯存在缸中,靜置一晝夜,待氯氣自然逸失,再用來煮沸泡茶,效果大不一樣。經(jīng)過解決后的自來水也是比較理想的泡茶用水。

在選擇泡茶用水時,還必須熟悉的硬度和茶湯品質(zhì)的關(guān)系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兩種:凡含有較多量的鈣、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;不溶或只含少量鈣、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。假如水的硬性是由含有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的,這類水稱暫時硬水;假如水的硬性是由含有鈣和鎂的硫酸鹽或氯化物引起的,這類水叫永久硬水。暫時硬水通過煮沸,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,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鹽而沉淀。這樣硬水就變?yōu)檐浰恕F綍r用鋁壺燒開水,壺底上的白色沉淀物,就是碳酸鹽。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鈣1毫克的稱為硬度1度。硬度0~10度為軟水,10度以上為硬水。一般飲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25度。

水的硬度與茶湯品質(zhì)關(guān)系密切。首先水的硬度作用水的PH值(酸堿度),而PH值又作用茶湯色澤。當PH大于5時,湯色加深;PH達到7時,茶黃素就傾向于自動氧化而損失。水的硬度還作用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。軟水中含其他溶質(zhì)少,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,故茶味濃;而硬水含有較多的鈣、鎂離了和礦物質(zhì),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,故茶味淡。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過高,茶湯就會變成黑褐色,甚至浮起一層“銹油”,簡直無法飲用。這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(zhì)與鐵作用的結(jié)果。如水中鉛的含量達0.2ppm時,茶味變苦;鎂的含量大于2ppm時,茶味變淡,鈣的含量大于2ppm時,茶味變澀,若達到4ppm,則茶味變苦。由此可見,泡茶用水以選擇軟水或暫時硬水為宜。

在天然水中,雨水和雪水屬于軟水,泉水、溪水、江(河)水,多為暫時硬水,部分地下水為硬水。蒸餾水為人工加工而成的軟水,但成本高,不可能作為一般飲用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-- 作者:紫龍妹妹【心相映】

-- 發(fā)布時間:2004-1-5 20:06:00

--

㈡器皿的選擇

沖泡茶葉,除了好茶、好水外,還要有好的器皿。在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里列舉了煮茶和飲茶的29種器皿。這是由于當時的茶類、飲茶習(xí)慣和物質(zhì)條件與現(xiàn)在 迥然不同,所以器皿十分復(fù)雜。例如現(xiàn)在有了自來水,取水用具就不必要;有了煤氣爐,也就不存在必要去選擇生水用具。如今茶具,一般是指茶壺、茶杯、茶碗、茶盤、茶盅、茶托等飲茶用具。

我國茶具,種類繁多。名種茶具的結(jié)構(gòu)、特點及其藝術(shù)價值,包含極豐富的內(nèi)容。早已有人將其列為“茶具文化”實施專題研究。本書有關(guān)章節(jié)也作了系統(tǒng)闡述。這里僅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茶具和品質(zhì)審評用的茶具作些簡要介紹

日常生活中用什么茶具呢?這要依據(jù)茶葉的種類、人數(shù)的多少以及各地飲茶習(xí)慣而定。

東北、華北一帶,大多數(shù)人喜飲花茶,一般常用較大的瓷壺泡茶,然后斟入瓷杯飲用。壺的大小視人數(shù)多少而定。江南一帶,普通愛好炒青或烘青綠茶,多用有蓋瓷杯泡茶。福建、和廣東省和東南亞華僑,對烏龍茶特別喜愛,宜用紫砂茶具。工夫紅茶和紅碎茶,一般也用瓷壺或紫砂壺沖泡,然后倒入杯中飲用。品飲各種名茶,如西湖龍井、君山銀針、洞庭碧螺春等茶中珍品,則以選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最為理想 。品飲綠茶類名茶或其他細嫩綠茶,不論用何種茶杯,均宜小不宜大。用大杯則水量多,熱量大,使茶葉容易“燙熟”,作用茶湯的色香味。冬季,有人常喜用一種保溫杯,這類杯只適用于泡烏茶或紅茶等,不適宜泡綠茶,尤其不適宜泡高級綠茶和名茶。

四川、安徽等地還流行喝蓋碗茶。蓋碗由碗蓋、茶碗和碗托三部分組成。個人泡飲或多人泡飲都適宜。

以上介紹的各種茶壺、茶杯、茶碗,是最常用的泡茶器皿。還有部分配套茶具,如茶船、茶盅、茶荷、茶巾、茶匙、茶盤、茶托和茶罐等。

①茶船:又叫“茶海”。供放茶壺之用。待茶泡至適當濃度,先將茶湯從茶壺倒入茶盅。然后再斟入每個茶杯中。這樣至少有三個作用:一可使茶湯濃度均勻;二可使倒出的茶渣、茶末沉于茶盅底部。不至于倒入茶杯;三可避免茶湯到處滴落。

②茶荷:供賞茶時盛茶用。品茶的第一步是“賞茶”,即欣賞茶葉的外形和聞嗅茶葉的干香。先將茶葉從茶罐倒至茶荷,其數(shù)量依客人多少而定。賞茶之后再將茶葉倒入茶壺。

③茶巾:常用于干燥的小毛巾作茶巾。用來吸干茶壺與茶杯外的水滴和茶水;將茶壺從茶船提取倒茶時,先將壺底在茶巾上沾一下,以吸干壺底不滴。

④茶匙:舀茶葉用。有人常用手直接從罐或茶荷中取茶,既不衛(wèi)生,也不文明。用茶匙舀茶是值得提昌的。

⑤茶盤:放置茶杯用。先將茶杯放在茶備用內(nèi),倒茶后,主人端盤奉茶,客人從茶盤中取用靠近本人的一杯。如賓主人數(shù)不多,大家促膝圍坐,則可將茶盤放在中央,各人自行取杯享用。

⑥茶托:放置茶不用,每個茶杯配一個茶托。茶托質(zhì)地有陶瓷的,也有用竹、木或其他材料制成的,其大小與茶杯要協(xié)調(diào)。用茶托可以避免沾濕桌子或燙壞桌面,而且端杯奉茶時可避免手指接觸杯口。

⑦茶罐:專門存放茶葉用。請求無味、防潮、不透光。常用有馬口鐵罐、不銹鋼罐、錫合金罐和陶瓷罐等。

㈢茶葉品質(zhì)審評

茶葉品質(zhì)審評用的器皿與日常飲茶用的器皿不同,有嚴格的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,以盡量減少客觀上的誤差。

常用的評茶用具有;審評盤、審評杯、審評碗、葉底盤、樣茶秤、砂時計、網(wǎng)匙、茶匙、湯杯、吐茶簡、燒水壺等。

審評盤:又叫“樣茶盤”用無氣味薄木板制成,分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,專供審評茶葉外形之用。正方形盤的規(guī)格是23×23×3厘米(長×寬×高);長方形盤的規(guī)格是25×16×3厘米。盤的一角,開一缺口,供倒出茶葉之用。全涂白色漆,待漆味全部渾發(fā)之后才能采用。

審評杯:用來泡茶與審評茶葉香氣。國際標準審評杯規(guī)格為:杯高65毫米,內(nèi)徑62毫米,外徑66毫米,杯柄對面杯口有一鋸齒形小缺口,杯蓋外徑72毫米,內(nèi)徑61毫米,杯蓋上有一小氣孔。審評杯容量為150毫升。我國審評紅、綠毛茶用的審評杯容量為200或250亳升,其杯口上為弧形小缺口。審評烏龍茶的審評杯為容量110毫升的有蓋茶碗。

審評碗:為特制的廣口白色瓷碗,審評茶葉湯色與滋味之用。國際標準審評碗規(guī)格為:外徑95毫米,內(nèi)徑86毫米,高52毫米,容量為150亳升。我國毛茶審評碗容量為200或250毫升。

葉底盤:有木質(zhì)方形葉底盤和長方形白色搪瓷盤兩種,均為審評葉底之用。木質(zhì)葉底盤的規(guī)格為10×10×2厘米(長×寬×高),白色搪瓷盤的規(guī)格為22×15×3厘米。

樣茶評:為特制稱樣茶的衡器。也可用1/10的粗天平稱取樣茶。

砂時計:專門記茶葉沖泡時間之用。審評室常用5分鐘砂計,也可用定時鐘代替。

網(wǎng)匙:用細密銅絲網(wǎng)制成,作撈取審評碗內(nèi)茶渣之用。

茶匙:取茶湯評滋味用。

湯杯:放網(wǎng)匙、茶匙用。

吐茶簡:審評時吐茶用,其規(guī)格為:高80厘米,口徑35厘米,半腰徑20厘米,一般用鍍鋅鐵皮制成。

㈣泡茶“三要素”

好茶必須有好水和好的茶具,但是假如只有這些,而不存在掌握好泡茶技術(shù),還是得不到好的效果。

泡茶技術(shù)包含三個要要素:第一是茶葉用量,第二是泡茶水溫,第三是沖泡時間。茶葉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壺中放適當分量的茶葉;泡茶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的開水沖泡茶葉;沖泡時間包含有兩層意思,一是將茶葉泡到適當?shù)臐舛群蟮钩鲩_始飲用,二是指有些茶葉要沖泡數(shù)次,每次需要泡多少時間。

⒈茶的用量

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,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。每次茶葉用多少,并不存在統(tǒng)一標準,主要依據(jù)茶葉種類、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(xí)慣而定。

茶葉種類繁多,茶類不同,用量各異。如沖泡一般紅、綠茶,茶與水的比例,大致掌握在1:50~60,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,加入沸水150~200毫升。如飲用普洱茶,每杯放5~10克。如用茶壺,剛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。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,每次投入老舍 茶館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,甚至更多。

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(xí)慣也有密切關(guān)系。在西藏、新疆、青海和內(nèi)蒙古等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,人們以肉食為主,當?shù)赜秩鄙偈卟耍蚀瞬枞~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。他們普遍飲濃茶,并在茶中加糖、加乳或加鹽,幫每次茶葉用量較多。華北和東北廣大的區(qū)人民喜飲花茶,一般用較大的茶壺泡茶,茶葉用量較少。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、毛峰等名優(yōu)茶,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,每次用量也不多。福建、廣東、等省,人們喜飲工夫茶。茶具雖小,但用茶量較多。

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(jié)構(gòu)與飲茶歷史有關(guān)。中、老年往往飲茶年限長,喜喝較濃的茶,幫用量較多;年輕人初學(xué)飲茶的多,普遍喜愛較淡的茶,故用量宜少。

泡茶用量的多少,關(guān)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,茶多水少,則葉濃;茶少水多,則葉淡。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:取四只茶杯,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,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、100毫升、150毫升和200毫升。5分鐘后審評茶湯滋味,結(jié)果是,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,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,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,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。

⒉泡茶水溫

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。宋代蔡襄在《茶錄》中說:“候湯(即指燒開水煮茶——作者注)最難,末熟則沫浮,過熟則茶沉,前世謂之蟹眼者,過熟湯也。沉瓶中煮之不可辨,故日候湯最難。”明代許次紓在《茶疏》中說得更為具體:“水一入銚,便需急煮,候有松聲,即去蓋,以消息其老嫩。蟹眼之后,水有微濤,是為當時;大濤鼎沸,旋至元聲,是為過時;過則湯老而香散,決不堪用。”以上說明,泡茶燒水,要大火急沸,不要文火慢煮。以剛煮沸起泡為宜,用這樣的水泡茶,茶湯香味皆佳。如不沸騰過久,即古人所稱的“水老”。此時,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(fā)殆盡,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。未沸滾的水,古人稱為“水嫩”,也不適宜泡茶,因水溫低,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,使香味低淡,而且茶浮水面,飲用不便。

泡茶水溫的掌握,主要看泡飲什么茶而定。高級綠茶,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(綠茶類名茶),不能用100℃茶葉的功效與作用的沸水沖泡,一般以80℃左右為宜,茶葉愈嫩、愈綠,沖泡水溫要低,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,滋味鮮爽,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。而在高溫下,茶湯容易變黃,滋味較苦(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),維生素c大量破壞。正如平時說的,水溫高,把茶葉“燙熟”了。泡飲各種花茶、紅茶和中、低檔綠茶,則要用100℃的沸水沖泡。如水溫低,則滲透性差,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,茶味淡薄。泡飲烏龍茶、普洱茶和沱茶,每次用茶量較多,而且茶葉較粗老,必須用100℃的沸滾開水沖泡。有時,為了保持和提升水溫,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,沖泡后在壺外淋開水。少數(shù)民族飲用磚茶,則請求水溫更高,將磚茶敲碎,放在鍋中熬煮。

一般說來,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(zhì)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(guān),水溫愈高,溶解度愈大,茶湯就愈濃;反之,水溫愈低,溶解度愈小,茶湯就愈淡,一般60℃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于100℃沸水浸出量的45~65%。

這里必須說明一點,上面談到,高級綠茶適宜用80℃的水沖泡,這一般是指將水燒開之后(水溫達100℃),再冷卻至所請求的溫度;假如是無菌生水,則只要燒到所需的溫度即可。

⒊沖泡時間和次數(shù)

荷葉沖泡的時間和次數(shù),差異很大,與茶葉種類、泡茶水溫、用茶數(shù)量和飲茶習(xí)慣等都有關(guān)系,不可一概而論。

如用茶杯泡飲一般紅綠茶,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,用沸水約200毫升沖泡,加蓋4~5分鐘后,便可飲用。這類泡法的缺點是:如水溫過高,容易燙熟茶葉(主要指綠茶);水溫較低,則難以泡出茶味;而且因不量多,往往一時喝不完,浸泡過久,茶湯變冷,色、香、味均受作用。改良沖泡法是:將茶葉放入杯中后,先倒入少量開水,以浸沒茶葉為度,加蓋3分鐘左右,再加開水到七八成滿,便可趁熱飲用。當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湯時,再加開水,這樣可使前后茶湯濃度比較均勻。據(jù)測定,一般茶葉泡第一次時,其可溶性物質(zhì)能浸出50~55%;泡第二次,能漢字出30%左右;泡第三次,能浸出10%左右;泡第四次,則所剩無幾了。一般以沖泡三次為宜。

如飲用顆粒細小、揉捻充分的紅碎茶與綠碎茶,用沸水沖泡茶廠3~5分鐘后,其有效成份大部分浸出,便可一次快速飲用。飲用速溶茶,也是采用一次沖泡法。

品飲烏茶多用小型紫砂壺。在用茶量較多(約半壺)的情況下,第一泡1分鐘就要倒出來,第二泡1分15秒(比第一泡增加15稱),第三泡1分40秒,第四泡2分15秒。也就是從第二泡開始要逐漸增加沖泡時間,這樣前后茶湯濃度才比較均勻。

泡茶水溫的高低和用茶數(shù)量的多少,也作用沖泡時間的長短。水溫高,用茶多,沖泡時間宜短;水溫低,用茶少,沖泡時間宜長。沖泡時間究竟多長?以茶湯濃度適合飲用者的口味為標準。

據(jù)研究,綠茶經(jīng)一次沖泡后,各種有效成份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。氨基酸是茶葉中最易溶于水的成份,一次沖泡的浸出率高達80%以上;其次是咖啡堿,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近70%;茶多酚一次沖匯的浸出率較低,約為45%左右;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,一般少于40%。紅茶在加工期間揉捻程度一般比綠茶充分,尤其是紅碎茶,顆粒小,細胞破碎率高,所以一次沖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綠茶高得多。目前國內(nèi)外日益流行袋泡茶。袋泡茶既飲用方便,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質(zhì)的浸出量,提升茶湯濃度。據(jù)比較,袋泡茶比散裝茶沖泡浸出量高20%左右。

㈤沖泡程序

茶葉沖泡程序,可繁可簡,要依據(jù)具體情況而定。一般而言,“品茶”的沖泡程序十分講究;“評茶”的沖泡程序有嚴格的規(guī)定,而“喝茶”的沖泡程序則最為簡單。

所謂“品茶”,即欣賞、品飲茶葉。我國各種名茶,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品,其色、香、味、形,豐富多彩,各有千秋。細細品來,其樂無窮,確是一種高雅的藝術(shù)享受。就品茶而論,最典型的莫過于沖泡烏龍茶,有關(guān)內(nèi)容,請參考本書《茶的飲用方法》。

所謂“評茶”,又稱“茶葉審評”,即評審茶葉的品質(zhì)、等級,從而確定茶葉的價格。所以在茶葉流通中茶葉審評是一項關(guān)鍵的工作。評茶的一般程序是:看外形——嗅香氣——評湯色——嘗滋味——看葉底。每項程序,還包含許多鮮為人知的內(nèi)容,具體可參見本書《茶葉審評》。

所謂“喝茶”,有些地方還叫“吃茶”,主要目的是為熟悉渴和幫助消化。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,也是人體生理上的需要。其沖泡程序比較簡單,一般為:備茶——備水——備具——沖泡——飲用。

標簽: #綠茶有哪些種類 #茶葉機械設(shè)備 #玫瑰花到期了 #吃藥可以喝茶嗎

相關(guān)文章

  • 銀菊夏燒大青茶,白茶產(chǎn)地

    銀菊夏燒大青茶,白茶產(chǎn)地

    青磚茶銀菊夏燒大青茶[配方]金銀花10g、菊花10g、夏枯草10g、赤芍10g、大青葉10g、綠茶6克。[功效]疏風(fēng)清熱。適于風(fēng)熱外襲型天行赤眼:...

    2023-04-16

  • 熱茶舒眼明目,吃藥可以喝茶嗎

    熱茶舒眼明目,吃藥可以喝茶嗎

    熱茶舒眼明目用一杯新釀的茶,將一只眼睛半睜著湊在杯口上,讓熱氣蒸熏。熏一毛尖的泡法刻鐘左右再換另一只眼睛,每天至少熏一次。熏后的眼睛會感覺十分清亮。...

    2023-04-16

  • 子明茶,五花茶

    子明茶,五花茶

    子明茶【食材】紫菜30克,決明子25克。【制作】將紫菜、決明子洗凈,放入砂鍋中,加水適量,煎煮20分鐘,取汁飲用。[用法]每日一劑,當茶徐飲。[功效...

    2023-04-16

  • 麥早龍草茶,高山云霧

    麥早龍草茶,高山云霧

    麥早龍草茶【組成】小麥30g,紅棗6枚,龍眼肉5個,生甘草6g。【功能】養(yǎng)心安神,斂汗。【主治】病后體虛、自汗、心悸、失眠,尤其是精神緊張時多汗。【...

    2023-04-16

  • 最著名的瓷器(三),茶葉店

    最著名的瓷器(三),茶葉店

    云南勐海七子餅茶高山茶最著名的瓷器君山銀針(三)世界名瓷,九古燒精品,著名明星趙,金菊,...

    2023-04-16

  • 陳霞江火茶,普洱茶品牌排名

    陳霞江火茶,普洱茶品牌排名

    綠茶沖泡時間陳霞江火茶【配方】紅茶6克。姜半夏10g,陳皮6g,藿香10g,姜片6閩紅g【功效】散寒止嘔。適用于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:嘔吐食物殘渣,如...

    2023-04-16

發(fā)表評論

二維碼